磨損輪胎濕滑性能測試 : 守護每一程安全 



2025年4月9日 | 交通運輸

輪胎作為汽車與地面的唯一接觸點,其對行車安全的影響顯而易見。因此,全球大多數輪胎企業都致力於提升行車安全性的研究。在評估輪胎安全性時,濕滑制動性能佔據了重要地位。隨著輪胎花紋的磨損,其排水能力會逐漸減弱,因此,對磨損後輪胎的濕滑制動性能的評估顯得尤為重要。

 

2023 年 9 月UN R117-04 版正式生效,針對磨損輪胎的濕滑測試,增加了限值和認證時間節點的強制要求。同時也對新胎濕滑和滾阻測試提出了更嚴苛的等級要求。 

 

 

測試前準備

1. 打磨要求

  • 將胎面分為中心區域和胎肩區域:  中心區域: 是指從中心線對稱測量,寬度為參考胎面寬度的75%的區域;胎肩區域: 是指胎面中央區域之外的兩側區域
  • 中心區域每個點的溝槽深度應為: 2mm±0.4 mm ; 中心區域所有測量點的平均溝槽深度應為: 2mm±0.2 mm
  • 對於分佈在胎肩區域的每個測量點,其溝槽深度不大於 2 mm
  • 在輪胎圓周4等分的位置上測量3個點粗糙度,其算術平均值不大於 20 µm.
  • 磨損胎樣胎準備過程中,安裝輪輞與標準輪輞寬度差異不能超過 0.5寸,充氣壓力在180kPa 和 220kPa 間
  • 在輪胎圓周4等分的位置上測量3個點粗糙度,其算術平均值不大於20 µm.
  • 磨損胎樣胎準備過程中,安裝輪輞與標準輪輞寬度差異不能超過 0.5寸,充氣壓力在180kPa 和 220kPa 間

 

2. 測量點選擇

在圓周上選擇4個間隔大致相等的位置。

  1. 在中央區域的測量點數量n>=4*
  2. 每個主溝有1個測量點
  3. 其他測量點應位於非主溝內
  4. 在每個肩部區域,至少有一個測量點

*如果中心區無法測量4個點,可以選擇3個點測量

 

3. 輪胎打磨

使用輪胎打磨機通過人工打磨來類比輪胎自然磨損後的狀態。打磨後的輪胎需要滿足上述要求。

理想打磨狀態是花紋打磨深度在周向與軸向的各點的平均深度盡可能接近打磨限值可以得到較滿意的表現。

 

 

 

輪胎打磨過程

 

 

胎面和胎肩打磨

 

4. 測試標準胎

F3611-22 P225/60R16
moulded SRTT16 worn
測試使用模具硫化的磨損狀態標準參考胎 (SRTT16)

 

測試流程

 

試驗過程與新胎濕滑制動測試一樣,也分為拖車法和實車法

 

 

 

評估C2&C3類輪胎磨損濕滑抓著力係數GB

可以依據 UN R117 附錄5中的測試方法評估出C2&C3類新胎濕滑抓著力係數G

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認證標誌要求

 

 

磨損濕滑測試限值要求

Class C1  B

 

Class C2  B

 

Class C3  B

 

選擇德國萊因優點

 

德國萊因在輪胎檢測與認證領域持續領先,服務涵蓋乘用車、商用車、摩托車及農用車輪胎的測試與 E-Mark 認證。我們提供 UN R117(滾動噪音、濕地與雪地抓地力、滾動阻力、冰地性能)與 UN R164(鑲釘輪胎)等國際法規測試,並支援 China-Mark 中國認證及其他市場進入。

 

作為海灣認可組織 GAC 與 SASO 認可的 ISO 17025 測試實驗室,德國萊因亦提供中東 GCC/沙特 SASO、巴西 INMETRO、印尼 SNI、馬來西亞 SIRIM 等多國測試認證服務,並可檢測 SVHC(REACH)及 PAHs 等高度關注物質含量。

 

我們在台灣、重慶、廣州、上海、寧波、青島、北京均設有本地團隊,為大中華地區輪胎製造商、銷售商與電商平台提供專業、高效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助力產品順利進軍國際市場。

 

進一步相關資訊請洽詢德國萊因交通服務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