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萊茵環球產品可持續性服務營運長Rakesh Vazirani則表示,認證機構可以協助企業判定他們需要哪些ESG認證,例如售賣純素、可持續產品的食品生產商將需要來源認證:「與鑽石認證、物業估值一樣,消費者並非這方面的專家,因此需要借助第三方機構的獨立認證作判斷,ESG也一樣。」他以水資源貧乏的地區為例,如果企業在巴基斯坦、印度等南亞國家建立生產線,就必須了解缺乏水資源會帶來的風險,再與水資源管理聯盟(Alliance for Water Stewardship)、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等相關機構合作,獲取與水資源管理和水利用效率有關的認證。既然第三方的ESG認證能證明企業表現符合標準,那麼獲得越多ESG認證的企業,在應對大型危機時的表現會否更好? Rakesh Vazirani表示,如果企業能夠了解潛在的ESG風險,並因應這些風險作規劃並獲取相關認證,例如從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等方面入手,那麼企業自然能加強韌性,亦絕對會改善面對危機時的表現。香港會計師公會今年的調查顯示,截至6月28日,共有49間公司發布獨立可持續發展、ESG報告,或將ESG內容納入上個財政年度的年報,其中23間公司有就報告內容尋求獨立鑑證。以已發布8份年度可持續報告的偉易達為例,最新一份可持續發展報告首度交由香港品質保證局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