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廢進行式:源自陸地的海洋危機



2020年9月7日 | 工業製造

人類製造塑膠70年後,以塑膠為主的海洋廢棄物於近5年成為全球性環境問題。甚至在2010年南加州外海的沉積岩研究中,發現了反映70年來塑膠技術演進的各種「塑膠化石」(如上圖,來源:<Science Advanced> 期刊),且「化石」數量與二戰後塑膠製品大量成長成正比。大量的塑膠垃圾進入海洋、難以分解、無孔不入,至今登記在案的已有數百種海洋生物遭塑膠纏繞或誤食塑膠,而除了存在於全球的食物、飲/用水與空氣中,美國的最新研究更證實0.5公分以下的微塑膠已進駐人體器官。

多國的瓶裝水中均發現微塑膠的存在

 

80%海洋塑膠垃圾來自陸地

根據WWF世界自然基金會2019 年統計,全球每年生產超過 3 億 3千萬公噸的塑膠,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也就是 1 億公噸的塑膠垃圾會進入自然環境,造成環境污染。今年因為新冠病毒大流行,防疫物資如口罩、塑膠手套的用量遽增,再加上電商與外送使用率大增,光是美國一次性塑膠製品的消費量至少暴增了250%至300%之多。根據Pew Charitable Trusts (下稱 Pew基金會) 最新研究預估,如果世界持續目前的作法而無更積極的作為,2040年的海洋垃圾將是現在的三倍。

三倍是什麼概念?我們帶你從下面的數字一起想像。

 

台灣:石化王國?垃圾之島?回收績優生?

根據海廢環保團體 RE-THINK於2019年所進行的千份問卷調查發現,國人最常製造的垃圾前三名分別是塑膠袋 (62.7%)、紙餐盒 (51.2%)、飲料杯 (45.3%),寶特瓶則列居第五名 (33.3%)。果不其然,這些也名列台灣過去10年淨灘垃圾的Top 10。即使政府2018年2次限塑後,國內PVC塑膠袋年用量仍高達152億個,平均每人每年使用660個、一天用掉1.8個購物用塑膠袋,且平均只被使用25分鐘就變成垃圾。日前媒體報導位於花蓮七星潭南段海岸的環保公園在1996年實為垃圾掩埋場,長年經海浪不斷侵蝕,垃圾落海問題日趨嚴重,且因塑膠袋居多亦無法進行綠化。高達一百萬噸的垃圾處理恐花費上億公帑,或面臨無法處理的窘境,似乎是台灣塑膠垃圾問題的縮影。

同樣是塑膠,寶特瓶的回收價值與回收率都遠高於購物用塑膠袋,技術也臻於純熟。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2018年回收的寶特瓶達到54億支,回收率高達95%,這卻也表示仍有5%、相當於1億支寶特瓶未能進入回收系統。2019年台灣ICC淨灘行動總計回收了35,250支寶特瓶,約是705公斤塑膠,相當於564公斤原油,可製成4,400件環保運動T-shirt,而這僅佔1億支寶特瓶的0.04%。

利用回收塑料再製成衣,除了是地球資源的循環利用,相對一般製程也更節能、碳排放更少。然而當垃圾掩埋場、焚化爐靠著源源不絕的垃圾以量計費,塑膠回收再製商的營利與否則取決於回收料的售價,而這價格又容易受到市場供需造成波動,使得回收量能無法擴大,這也是台灣業者面臨的困難之一。

 

來自企業的回應

隨著海廢問題受到媒體與消費大眾關注,品牌商也紛紛在其所屬產業推出 「第一」,例如:英國Lidl連鎖零售商率先推出了海廢製成的漁產品包裝;SC Johnson推出100%海廢再製的穩潔 (Windex) 清潔劑包裝;德國身體護理品牌 Nivea更與德國dm 連鎖店攜手推出專屬的沐浴乳補充站 (refill station) 原型,目的除了減少塑膠包裝,更同時收集消費者使用反饋,作為日後改善與擴大的基礎。

海廢回收塑料比例雖小,但是某種意義上也代表廠商對產品生命週期的意識與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同時也是向消費者宣告品牌環保意識的一大宣傳。而如何確保回收原料來源為海廢, 德國萊因TÜV 已制定完整的查證計畫,涵蓋收集到後端回收/處理/再利用,協助台灣政府機關、企業機構與回收業者共同支持此一作法。

 

不只回收,更要從源頭減廢減塑

Pew基金會研究人員建議各國除了大幅減少一次性塑膠用品、改善垃圾回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企業更應考量產品生命週期,從源頭減量。
歐盟已通過2021年起禁用包括吸管、塑膠刀叉等10種一次性塑膠製品。所有塑膠包裝(塑膠廢棄物的主要來源)到2030年必須全面回收。
中國大陸新版限塑令上路,2020年底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及一次性塑膠吸管。

針對塑膠袋,美國數家大型連鎖零售商聯合發起了 “Beyond the Bag” 倡議,將投注1,500萬美元開發取代現行一次性購物用塑膠袋的永續方案。

圖片來源:一次用產品源頭減量宣導網

 

等待產業改變與政府禁令需要時間,但你我立即就能做出改變,只要在生活習慣與消費購物時多一點用心,就可以同時達成減塑減廢的目的,為海洋、為地球、為自己爭取更多時間與空間!你是哪種減廢style? 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