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2016太陽能市場新亮點



2017年3月30日 | 能源技術

2015年末的巴黎氣候峰會,在195國的見證下,終於敲定《巴黎協定》取代2009年的《京都議定書》。身為小型島國的台灣該如何為地球盡一份心、為人類投一份力呢? 經過日本311福島事件後,台灣人民對再生能源的發展投入更多的關注,太陽能是台灣發展再生能源的其中一項。

 

為了解台灣太陽能業者的看法,我們在2015年台灣國際太陽能展會上,收集了127份問卷,帶大家快速了解台灣太陽能市場。

 

除了躉(ㄉㄨㄣˇ)售電價外,降低初期投資成本是契機

能源與政策是密不可分的,台灣在2012年開始推廣『陽光屋頂百萬座』,鼓勵民眾在自家屋頂裝設太陽能再將電售回台電。並為了減緩長期南電北送的狀況,2015年更加碼針對北部地區裝設太陽能發電系統的用戶,其電能躉售費用可加成12.5%,冀望能降低北部夏季用電吃緊的問題。然而,架設電站的初始投資成本高,加上台灣獨棟房子有限,大廈或公寓的屋頂的產權持有人太多,是邁向綠色能源路上需突破的困難。

 

不過在我們的調查中,仍有70%的受訪者認為住宅用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市場將會成長,有77% 的受訪者願意在其住家屋頂裝設太陽能系統。 在不願意安裝的受訪者 (23%) 中,有三分之一表示還持有觀望的態度,認為安裝費用太高維護困難的比例分別是26%和15%。

 

2015年8月開始,50KW以下的屋頂型太陽系統不需支付台灣電力公司線路補助費,各項補貼政策雖未能一次到位,但只要持續朝向降低建置成本的方向,仍有機會逐年提升民眾的裝設意願。

 

商用(非住宅用)太陽能系統,有機會成為市場亮點

產權問題若是換個場景,來到商用(非住宅用)市場,就會是另一番風景。包括學校樓頂、魚塭、菜棚、菜市場屋頂或是廢棄的農地等都是發展太陽能電站的好地方。太陽能發電系統可以將其視為一個長期的綠色投資,尤其是不需要額外的土地買賣,而是讓同一片土地或建物的效益極大化。

 

有71%的受訪者認為商用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市場將會成長。台灣正積極推動「農業光電專區」,在不適合農耕的農地建設太陽能電站,透過政策的支持,推動商用市場的發展,此舉將強化業界對此領域發展的信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確保長期收益才是王道

當然,投資首重避險,如何讓太陽能系統能穩定且長期的產生收益? 太陽能系統的裝設並非僅是將太陽能板架上即可, 今年的兩個強烈颱風仍讓人記憶猶新,當時許多太陽能板被吹落或是破損,造成上億新台幣的損失,等於還沒賺錢就先賠錢,大大地降低了投資報酬率,於是,大家開始注意到裝設時的確認以及平時的維護是十分重要,且不可或缺,因此,有91% 的受訪者認同太陽能系統營運維護服務商的重要性。而94%的受訪者同意太陽能系統營運維護服務商是否取得公證單位認證會影響其決策。

 

受訪者中有94%認為在安裝了太陽能系統後,有需要請第三方機構做品質上的檢測確認。目前安裝地區仍以日照較長的中南部居多,但日照的角度和系統設計等都會影響其發電量,確保投資報酬率的其中一步是做有效的事前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