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高壓充電插座測試要求,共創高效、互聯電動交通生態系統

隨著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標準化成為了推動這一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在眾多充電技術中,高壓充電插座作為連接電動汽車與充電樁的重要元件,其性能和安全性直接關係到充電效率和車輛安全。因此,對高壓充電插座進行嚴格的測試和驗證,是確保充電系統可靠性的前提。 本文將深入探討高壓充電插座的測試要求,解析其工作模式、功能性能檢查以及實車類比等方面的標準,為相關領域的研發和生產提供參考。
在全球範圍內,充電標準已逐漸形成四大區域體系:美國、日本、歐洲和中國。鑑於特斯拉在電動車領域的早期發展,該公司自行設計了一套其特有的充電標準。因此,目前全球實際上存在著五大主要的充電插座設計標準。
在北美區域,主要使用的是基於 SAE J1772 的 CCS type1 充電插座,在歐洲地區主要使用基於 IEC 62196 的 CCS type2 充電插座,而在中國地區,新能源汽車充電插座則使用 GBT 20234 標準。
無論是遵循歐標、美標還是國標的充電插座,儘管名稱各異,它們基本功能針腳定義是大同小異的。其中,CC 端子用於確認充電插頭與插座的連接位置,CP 端子則負責控制引導。PE 端子作為接地保護, 而 L1、L2、L3 以及 DC+ 和 DC- 端子則負責傳輸電流以實現充電。此外,還設有專為低壓附件供電的端子。
充電插座PIN定義
充電插座典型BOM圖
德國萊因高壓充電插座產品測試服務
德國萊因汽車零部件實驗室自2011年成立以來,始終貫徹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檢測服務方案,特別是在汽車線束,線纜,高低壓連接器、以及車輛電子產品的研發測試領域有著行業領先的測試服務能力和專案經驗。針對高壓充電插座這類產品,在進行 DV/PV 驗證時有著其特有的測試要求,主要分成以下 3 個方面:工作模式要求,功能性能檢查要求,以及實車模擬要求。
工作模式分為典型通流模式、最大/最小通流模式、電子附件(如電子鎖、LED狀態指示燈)工作等模式。在識別這些不同工作模式的同時,還需要對高壓充電插座的每個模組進行一系列的功能和性能檢測,以確保全方位的驗證和測試。
功能檢查表
經過對高壓充電插座的工作模式、功能性能以及實車類比要求的詳細解析,我們可以看到,確保充電插座的高效和安全運行是一個複雜而細緻的過程。這不僅需要精確的技術規範和嚴格的測試流程,還需要行業內外的共同努力和協作。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標準的逐步統一,未來電動汽車的充電過程將變得更加便捷和安全。德國萊因將繼續攜手合作夥伴,共創綠色、高效和互聯的電動交通生態系統,為全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熱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