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新法規 EU 2023/1669 生效倒數,你的產品能通過能效測試嗎?
- 鼓勵廠商設計更耐用及維修的產品, 減少電子廢棄物
- 協助消費者選購更節能的產品,使能耗資訊更直觀透明
- 確保透明可靠的能效資訊,優化產品設計,以節約能源成本效益

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和能源效率的要求日益提升,歐盟於 2023 年 8 月 31 日正式發佈 《能效標籤法規 EU 2023/1669》,該法規將於 2025 年 6 月 20 日 生效,並適用於 行動電話、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這項新法規要求所有在歐盟市場銷售的相關產品必須貼上能效標籤,以提高能源效率資訊的透明度,促進消費者選擇更環保的產品。
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解析 EU 2023/1669 法規的主要要求、影響及企業應對策略,幫助製造商及供應商提前準備,確保產品符合歐盟標準。
法規背景
根據 EU 2023/1669,自 2025年6月20日後在歐盟銷售的所有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必須按法規的能效指數 EEI (Energy Efficiency Index) 進行分類。該法規要求相關產品張貼能效標籤,標示 A(最高效)至 G(最低效) 的能源效率等級,並提供電池性能、可靠性與可修復性等關鍵資訊,以提高市場透明度。
法規核心目標
適用範圍
行動電話 (手持無線電子裝置)、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 (可攜式電子裝置) ,包括法規生效前已在歐盟銷售之貨品 (註: 法規對行動電話, 智慧手機, 可攜式電子裝置皆有更明確的定義)
歐盟官方審核平台
每個手機或平板均需提供符合要求的能效標籤。
根據能源效標籤法案 2023/1669要求,自 2019 年 1 月 1 日起,供應商(製造商、進口商或授權代表)必須在歐洲能源標籤產品註冊中心 (EPREL) 註冊所有需要貼上能源標籤的產品型號,才能將屬於標籤法規範圍內的產品型號在歐盟/歐洲經濟區(EU / EEA)上市。 詳見 EPREL for Suppliers – European Commission
*Eco Design Requirements: https://eur-lex.europa.eu/eli/reg/2023/1670/oj
*Energy Labelling Regulations: https://eur-lex.europa.eu/eli/reg_del/2023/1669/oj
能效標籤內容
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標籤應包含以下資訊:
I. 二維碼 (QR code)
II. 商標 (the trade mark)
III. 供應商的型號識別符(the supplier’s model identifier)
IV. 能源效率等級從A至G (the scale of energy efficiency classes from A to G)
V. 依附件二所確定的能源效率等級 (the energy efficiency class determined in accordance with Annex II)
VI. 根據附件 IV 第 1 點,每個循環的電池續航能力 (終端使用產品) ,以每次充滿電的小時數和分鐘數表示
(the battery endurance per cycle (End device), in hours and minutes per full battery charge, in accordance with Annex IV, point 1)
VII. 依照附件II所確定的重複自由落體可靠性等級 (repeated free fall reliability class determined in accordance with Annex II)
VIII. 依附件二確定的可修復性等級 (repairability class determined in accordance with Annex II)
IX. 電池循環耐久性,以循環為單位,符合附件 IV 第 2 點的規定 (battery endurance in cycles, in cycles, in accordance with Annex IV, point 2)
X. 防護等級符合附件四第3點 (ingress protection rating in accordance with Annex IV, point 3)
XI. 法規編號2023/1669 (the number of this Regulation, that is 2023/1669)
能源效率
能效等級是根據能源效率指數(EEI),將產品劃分為 A、B、C、D、E、F、G 七個等級
能效標籤:產品必須張貼從 A(最高效)到 G(最低效)的能效等級標籤,以便消費者快速了解產品能效資訊。
德國萊因聚焦於電池效率,特別是電池滿電量的續航時間,並優先滿足能效標籤要求。電池能效測試主要是根據規範來模擬使用者的使用方式,測試電池於100%使用情況下最長可持續時間,法規也分別就手機跟平版電腦定義不同的測試時間長度,二者皆需要在通話、 閒置、 瀏覽網頁、遊戲 、 資料傳輸等不同時間長度下測試電池的可持續時間。
企業應如何應對
對於計畫出口至歐盟市場的電子產品製造商及供應商,應立即開始準備以下措施,以確保法規合規性:
1. 產品測試與認證
– 確保所有行動電話、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進行能源消耗測試,符合歐盟能效標準。
– 依照標準測試電池續航力、耐用性及可修復性,並提供相關數據以支援能效標籤申請。
2. 能效標籤申請與登記
– 供應商(製造商、進口商或授權代表)必須在歐洲能源標籤產品註冊中心(EPREL)註冊產品型號, 才能 將符合法規的產品上市。
– 標籤需依據歐盟官方格式設計,確保資訊清楚易讀。
– 德國萊因提供測試數據報告給廠商上傳,會由官方會給提供最終的能效等級標籤。
(註冊方式請參考 https://energy-efficient-products.ec.europa.eu/suppliers/eprel-suppliers_en)
3. 產品設計優化
– 調整產品設計,以提升能源效率與電池續航力,減少能源浪費。
– 改進產品耐用性與可修復性,符合歐盟對永續發展的要求。
歐盟 EU 2023/1669 能效標籤法規的實施,意味著電子產品製造商將面臨更高的合規門檻,但同時也為市場帶來更透明、更節能的產品選擇。現在正是企業行動的關鍵時刻,提早準備將能確保產品順利進入歐盟市場,並提升品牌競爭力。
德國萊因以永續發展為使命,林口物聯網實驗室可協助製造商進行電池能效測試與驗證。由德國萊因等權威第三方機構出具測試報告,能進一步確保測試結果的公正性與可信度,並助力相關企業的產品順利進軍歐盟市場!
熱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