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期从18个月锐减到4个月,汽车零部件质量挑战重重



2018年6月26日 | 产品安全

      

2018质胜之道汽车质量安全高峰论坛(上海站)上周圆满落幕,在圆桌讨论环节,由汽车工业协会、主机厂、零部件供应商和第三方认证机构就汽车供应商质量管理分享了各自独到的见解:

  • 汽车行业供应商质量管理的“新”挑战
  • 主机厂眼中,优质供应商的四大标准
  • 质量管理如何跟上汽车科技进步的步伐

 

现在让小编带来现场实录,与各位同仁共勉。嘉宾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

汽车安全高峰论坛(北京站)即将于6月28日召开,文中有报名链接,更有惊喜等着你。如需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或咨询更多课程学习,一键告诉我。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先生

 

吉利汽车集团研究院党委书记兼技术部长,张晓东先生

 

某豪华汽车品牌亚太区供应商质量管理资深专家,贾红女士

 

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管理体系服务副总裁,方为民先生

 

伟巴斯特中国区供应商质量总监,朱懿先生

 

汽车行业供应商质量管理,目前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某豪华汽车品牌亚太区供应商质量管理资深专家,贾红女士

现在供应商质量管理最大的挑战总结起来就是一个“新”字。

第一个“新”,指新工厂,去年我们中国的产能已经超过了2900万辆,成为汽车制造大国,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无论是整车厂还是供应商都在建立新的工厂,涉及到基础设施、人员、设备、制造、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所有方面,整个项目周期最快也要持续1-2年,质量控制及整个磨合过程是我们面临非常严峻的考验。

第二个“新”,指新的技术。提到“Made in China”,大家非常熟悉“中国制造”,但是汽车行业也有一个“MADE in China”,“M”智联网,“A”自动驾驶,“D”大数据,“E”电气化,这个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四大趋势,也希望我们中国汽车工业能够取得领先的优势。

第三个“新”,指新的质量标准,伴随着四大趋势的发展,新的质量技术标准、规范应运而生,比如,关于信息安全、GDPR、ISO 11582等等,相信很快还会有更多的标准发布,我想将这些新的技术标准称为“潮流质量”。那么如何将传统的“基础质量”的思维方法应用到“潮流质量”中去,这是我们作为质量人应该去思考的一个课题。

另外,我想再强调一下“安全第一”这个话题,安全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安全涵盖三个方面,生产制造安全、环境安全和网络信息安全。无论哪个方面出现状况,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我想大家肯定记得诺基亚芯片供应商的那把火。

最后要说的就是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控,我们必须关注每个风险点,有时候可能一个螺栓也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先生

伴随着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在整个产品生产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有关电子信息通讯产品的特征特点,所以不论是电动汽车也好,还是我们的传统汽车,都需要往智能化方向考虑。

针对未来的新兴产品的管理体系,我们既要充分考虑到传统车的传统管理体系的基础,又要考虑到电化学、电子通讯的管理特征,基于这个的系统,管控有效的识别特殊特性的过程和相关特性,而且在识别相应的有关统计工具的时候,或工具使用的时候也一定要结合到电子、电化学以及电驱动带来整个系统性的问题。

我们注意到传统汽车对质量可靠性评价是有要求的,但是针对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可靠性评价体系就没有,所以需要结合整个新型产业的管理系统开发,去构建一个有关安全和可靠性评价体系来支持产业的安全质量,以确保我们的消费者在使用这个产品中是放心的。

 

伟巴斯特中国区供应商质量总监,朱懿先生

作为传统的质量人员,我感觉现在面临最大挑战是人才。目前整个汽车行业在不断往内地转移、在不停扩张后,我们会发现整个汽车行业真正高素质的人才往往还是集中在沿海,内地必须要尽快地发展高质量汽车生产企业。带有公益开发特性的核心企业,它的人员缺口是很大的。很多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企业重视硬件投资,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会忽视在人员上面的投资,包括人员的培训、人员的招聘,甚至于如何找到专家级别的人员,这对整个汽车质量的影响非常大。

再者,一些新兴的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的零部件供应商,是由资本驱动,一些运作理念带有消费电子的观念,一旦进入汽车行业,理念差异仍是最大的挑战。汽车质量的基础是安全特性,这个直接关系到路上行人及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所有后续的质量管理工具、理念全部从这里引申出来。但是电子行业理念不同,手机可以重启,汽车在路上不可能停下来重开。

举个例子,以前我们开发一个零部件大约需要18个月,这是汽车传统的零部件开发周期,现在时间在不停地缩短,大家经验越来越丰富。但是,现在竟有供应商做一个零部件只需4个月就供给了他的客户,从传统理念来讲是不能理解的,需要详细解释如何来保证安全特性的落实。虽然只是时间周期的差异,但这背后其实是理念的冲击,在走向新技术阶段时对质量人员的挑战很大。

 

判断一家企业是否是优质供应商有哪些依据?

吉利汽车集团研究院党委书记兼技术部长,张晓东先生

要成为一个优质供应商,简单概括:1.质量,2.成本,3.交付能力,4.服务。

第一,要有相应的质量保证手段。现在大多供应商都能提供质量报告,但执行也非常重要,一些供应商没有自己的检验标准、设施设备,这些就无法保障质量安全要求的落地。

第二,供应商的成本意识。供应商内部应该有一套成本管理体系,每次也都会面临与主机厂的谈价阶段,首先从内部管理上就有成本意识,如何合理降价,而不是单纯的迎合主机厂需求。双方都以“共赢”为基础,这样才能对质量有所保障。

第三,产品的交付能力。每年汽车销量增长都较快,对供应商的产能要求也随之提高。对于交付时间和产品的储备,需要可持续发展,这对主机厂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售前和售后的服务能力。供应商需对主机厂的问题解决反应速度较快,这牵扯到产品的批量生产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面临停产,所以供应商的售前售后需反应及时,保证服务到位。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质量管理如何才能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

伟巴斯特中国区供应商质量总监,朱懿先生

从质量管理角度来讲,供应商要用于创新及实践。但现实中,往往很多供应商在建立质量体系或者或进行质量工作时只停留在表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缺乏执行力。纸上谈兵,没有更好的去实践。

创造力的缺失。所有的质量工具的使用方法,需要进行修改以适合每个企业的运作,同时也满足质量体系的要求。研究每个质量体系和工具背后的原因,以配合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文化和需求。

 

德国莱茵TÜV 管理体系服务副总裁,方为民

我主要觉得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打好质量的基本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多电子电气类产品和软件等应用在汽车设计中嵌入,这对功能匹配的能力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开发周期的缩短,问题暴露得更严重,这还是技术基本功的问题,没有较好的前期质量策划及项目管理,后续没法跟上。第二,除了一级供应商,还需对下一级供应商加大投入和管理。我们在审核中发现,如果一级运营公司管理水平是8分,他的下一级供应商管理往往只有4分,再往下2分,这种衰减市场严重,下游产品若直接安装在你的系统上,质量堪忧。所以加强对下级供应商的投入和管理非常必要。

 

相关阅读:

【盘点】那些年315曝光过的汽车质量问题

中国信任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驾驶员是美国和德国的两倍?!

熟悉CQI-9最新版,攻克汽车零部件制造的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