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锂电池设计和认证中的问题,你碰到过吗?
- 锂电池正负极的绝缘设计是否充足
- 隔膜的安全设计
- 车间粉尘杂质含量控制
- 同时,不能忽略锂电池本身的一些特性,例如发生过充时,会有起火爆炸的风险,因此,在设计上,锂电池必须配备防过充保护器件,而终端的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也需尽量避免电池过充情况。又例如,在长期的低温条件下对锂电池充电,对锂电池也会产生损伤,甚至会有起火爆炸风险。
锂电池自1990年商业化以来,在人们的生活中的使用日益广泛, 如各种数码产品:电脑,平板,手机等等。我们接触最多的无疑就是手机的锂电池。作为消费者,我们对几乎每天都接触的电池的安全性了解吗?作为企业,你们怎么去确保企业生产或者使用的各种锂电池的安全性呢?在市面上流通的锂电池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送来检测以及认证的锂电池样品,不及格率高达三到四成。那么在设计和认证过程中,究竟有哪些问题困扰着锂电池厂商?就这个话题,德国莱茵TUV的电池专家Jason Tang给予了他的回答。
在锂电池生产设计上,哪些部分需要着重考虑?
锂电池的设计和生产上,以下是相对重要的关键点:
所以在锂电池生产设计上必须要考虑这些因素。相应的很多安全认证标准里都有针对以上特性的测试项目,这些项目的失败率也比较高。
锂电池安全主要涉及到哪些方面认证/标准?
电芯生产商、电池生产商以及终端产品内置电池制造商必须对生产的锂电池的安全负责,这就包括电池产品的设计以及使用过程中多种影响安全的因素进行考虑,并需要有一定的标准去规范和量化这些因素,所以需要对锂电池进行测试认证。
对于出口企业,目的地国对于锂电池产品安全方面的硬性要求是必须要符合的, 例如出口欧洲地区的CB (IEC 62133),北美的IEEE 1725,IEEE 1625,UL 1642, UL 2054,UL 62133,CAN/CSA 62133等等。
在检测认证过程中,企业通常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
企业的产品不能通关,通常是因为对于产品的目的地国的相关产品标准要求不了解,在源头设计上就达不到安全要求。由于每个目的地国的标准对锂电池的安全标准不完全一样,充分了解各个标准的差异所在对企业来说是有不小的难度。而吃透标准对企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只有熟悉标准,才能更快捷以目的地国的要求去设计或者调整锂电池产品。
例如,针对欧洲地区的IEC 62133标准包含了高低温充电对电芯的安全影响,而UL 2054则需要电池内有双重以上的保护。针对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用锂电池的IEEE 1725 & IEEE 1625则较全面地囊括了电芯、电池、适配器及整个主机系统设计和使用中的各因素对产品安全的影响。
TÜV莱茵能够协助电池制造商及销售商在产品研发、认证上市的过程中减少弯路,在产品研发阶段即可针对标准给予解读与咨询。我们的实验室已获CNAS、DAkkS、CBTL、NRTL、CATL等多项国际认可和授权,能够就欧洲、北美、日本、韩国、俄罗斯、印度、泰国、巴西等国的准入要求进行便捷的产品测试和认证,同时也可针对客户的不同要求,提供各种个性化电池检测认证服务。
推荐文章
关注我们
4001183833 / 8009993668
Service-gc@tuv.com
www.tuv.com
德国莱茵TÜV是一家国际领先的技术服务供应商。在全球近6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5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超过20,000名员工,服务涵盖工业服务与信息安全,交通服务,产品服务,管理体系服务和莱茵学院与生命关怀。自1872年成立以来,我们一直为解决人类、环境和科技互动过程中出现的挑战,提供安全的、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作为一个独立、公正和专业的机构,我们长期致力于营造一个同时符合人类和环境需要的美好未来。
热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