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者见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标准走向融合,安全深入源头



2017年12月6日 | 交通运输

黄余欣

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交通服务部副总裁

 

在全球产业创新升级大潮中,电动汽车行业以其发展迅猛而备受市场瞩目。这其中,中国又是一颗耀眼的明珠,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不过,电动汽车对比传统汽车占比仍然微不足道,市场发展也有不成熟之处,比如车用动力电池技术、安全性能、配套设备等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全球纷繁复杂的电动汽车认证标准也让企业头痛。

作为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集团

(以下简称“TÜV莱茵”)早已布局全球电动汽车行业,在帮助车企提高市场竞争力方面不遗余力。在此,TÜV莱茵大中华区交通服务部副总裁黄余欣接受了专访。他梳理了全球电动汽车准入标准,并建议中国汽车企业从电动汽车设计阶段就将安全因素考虑进去,进而实现全产业链的安全。

 

全球市场驱动力强劲

“当前,全球各国政府对电动汽车行业的拉动意愿很强烈。”正如黄余欣所言,包括欧洲、美国、日本和中国在内,都推出了相应的支持政策。

就中国而言,在推动电动汽车行业发展方面可谓竭尽全力,过去几年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以补贴电动汽车。德国宣布,到2030年将禁止出售传统内燃机驱动的汽车,从当年开始注册的新车必须是零排放的车型。2016年5月,德国推出了电动汽车补贴、减免税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在政策刺激下,国际知名品牌汽车企业纷纷介入电动汽车市场。前几年,奔驰、大众等汽车大品牌对电动汽车市场的预期还比较保守, 现在它们的思路明显有所转变。奔驰计划在2018~2024年间,推出至少6款电动汽车,以迎接电动汽车市场大战。不久前, 大众启动“ 2025 战略”,计划至2025年,其电动汽车全球年销量突破100 万辆。未来, 电动汽车将成为大众品牌的最新志。

据黄余欣介绍,目前中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区域市场,但是出口占比非常小,主要出口巴士等公共交通车辆。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从全球来看,整体电动汽车市场并不大;另一方面,欧洲、美国和日本等极力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对车辆安全、质量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较高。相比而言,国内汽车品牌在此方面还要多加努力。

可喜的是,据中国汽车协会统计,目前国内品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量为96%,国外品牌仅占4%,不少车企正加大电动汽车研发力度。不过,我国电动汽车补贴开始退坡,直至2020年取消补贴。这将使国内电动汽车行业遭遇严峻的竞争态势,“血雨腥风”之后,一大批问题车企或被淘汰。

除了市场竞争原因,当前电动汽车市场在技术和研发方面也面临挑战,比如电池续航里程技术、充电桩配套设施建设、智能驾驶新技术等,如何达到相关标准认证甚为关键。

中德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项目安装示范

 

电动汽车标准走向融合

“在电动汽车标准方面,实际上国际标准加国内标准是非常多的。TÜV莱茵参与了一些电动汽车相关标准的制定,同时也收集了各个国家和地区

的标准。从收集的数量看,电动汽车相关标准超过400项。”黄余欣告诉记者,其中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欧盟EN 标准、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标准、日本电动汽车协会标准及中国GB标准等,种类繁多。

这些标准涵盖从整车到充电系统、电池、电机及控制器等方方面面,其倾向有所不同。黄余欣表示,与传统汽车相比,电动汽车电源能量要大很多,电压也更高。这就产生了新的电路安全问题。他认为:“在生产、制造和维修保养环节,传统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都需要考虑一些新的安全要素。比如内部的线束防触电措施,以及绝缘层的防机械损伤等。”

针对电动汽车的标准繁多,各国标准又有所区别。这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形成阻力,车企往往要了解不同市场的标准,成本较高。

黄余欣认为,其实,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标准体系有一个共同的趋势,那就是相互参照、协调融合。具体到各个国家的标准体系、车辆安全标准等,TÜV莱茵作为全球化的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 对它们之间的区别研究得颇为深入。

“T Ü V莱茵在全球范围内设有分支机构,各地分支机构有专业的团队去收集和深入分析当地的认证要求,从而更好地帮助中国企业了解目标市场的法规条例和标准要求,进而推动国内车企‘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黄余欣说。

在标准的融合过程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在国际标准的制定活动中表现很活跃,在I S O、I E C和U N等标准体系制定中都有所参与。

TÜV莱茵上海公司汽车零部件实验室

 

从车辆设计伊始纳入安全控制

“这么多复杂的国家标准,其实基本上都是市场准入标准。”黄余欣解释说,这是各国政府为了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制定的一些安全基础标准,是最低的法律要求。对于生产商来说,它们对自己也有同样的要求,即要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安全、可靠。比如欧洲、美国一些车企自己内部有企业标准,这些企业标准的要求一般都会超过国家标准。

毋庸置疑,质量和安全对车辆至关重要。一旦安全出问题,它造成的市场影响是非常大的。对车

企来说,挽回声誉受损的成本非常高。这也是为什么车企会将内部标准设置得比国家标准更高。

黄余欣建议国内车厂,从管理层到整个企业都要提高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在车辆设计之初,就开始引入安全概念,包括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要求。”黄余欣表示,车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研发周期也比较长。如果等车辆生产出来之后,再去确认其安全性是否符合要求,那么,一旦发现问题,将很难控制和挽救。由此去改动车辆设计,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除了车辆设计之初对安全因素的考虑,在供应商的管理和生产质量控制等各环节、各阶段,都要进行安全控制,用阶段性的测试手段去验证安全目标是否达成。

TÜV莱茵上海公司电磁兼容实验室

 

TÜV莱茵解决方案为电动汽车安全背书

黄余欣从2016年1月起开始担任TÜV莱茵大中华区交通服务部副总裁。目前,他负责大中华区交通服务的管理与开拓,业务包括所有类型车辆或零部件的检测、认证服务、国际准入服务。

据黄余欣介绍,在国内外电动汽车相关标准的 讨论和制定中,TÜV莱茵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在此领域,TÜV莱茵更加关注电动汽车安全领域。不单只是产品安全,还有人员安全、系统安全等。

2012年,TÜV莱茵大中华区电动汽车充电桩和连接器CB实验室成功通过国际电工委员会的CBTL 和中国认监委的CNAS资格认证,TÜV莱茵也成为 大中华区首家有能力为电动汽车全行业链提供服务的第三方认证机构。

说到TÜV莱茵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黄余欣告诉记者:“我们所有的服务都围绕质量和安全这两个分TÜV莱茵在汽车行业的品牌知名度很 高,这实际上给客户带来了背书效应。同时,TÜV 莱茵全球化的技术团队能帮助车企快速了解各个市场不同的准入要求。”

2014 年7 月, 中德双方启动了电动车充电项目,同时签署了未来统一充电接口标准的协议。TÜV莱茵是唯一被授权对该项目充电桩统一安装标 准进行研发与实施的科研检测机构。另外,TÜV莱 茵还帮助车企制定内部标准,包括电池兼容标准、高压线缆安全标准等。

不久前,TÜV莱茵与北汽新能源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是中国汽车业界第一个新能源动力总成( Electrical-Powertrain)整体功能安全产品认证及流程认证项目。

除此之外, 2016 年10 月, T Ü V莱茵与新纶汽车共同投资建立了莱茵新纶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后, 主营业务将侧重于定损、二手车评估、经销商运营改进、智能车间咨询与认证, 以及新能源汽车相关人员培训与认证等服务领域。培训内容包括: 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培训、充电桩安全人员培训、电动汽车高压安全培训。

“从法规要求分析到内部标准制定,从供应商管理到生产质量控制,从咨询协助到审核验证, TÜV莱茵将全方位帮助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提高国内 外市场竞争力。”黄余欣由衷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