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儿挡得了我们?先别急,稳住!



2020年6月1日 | 产品安全

 

 

回想过去三个多月的“家里蹲”生活,虽然也曾无聊到数瓜子,也曾握着窗栏拼命想要逃出去,也曾幻想自己“中华小当家”附体结果差点儿没把厨房给炸了……但是,总的来说还是轻松惬意的。

前排围观德国前奥运冠军Jan Frodeno,在家里耗时8小时33分40秒完成了全程铁人三项挑战!

还有来自英国的马拉松爱好者Kevin Webber,他在自家后院跑完了全程230公里的撒哈拉沙漠马拉松。嗯,他跑了六天……

以及还有在家爬楼梯“登珠峰”、划船机“渡江”……不得不说,在这些充满热情的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的影响下,居家隔离的人们纷纷受到了鼓舞。

Keep上,热门话题“居家健身心得”吸引了68万多人的围观。

难怪不久前一份国外的电商调查显示,除了洗手液、消毒水这类防疫用品外,疫情期间举重和健身器材的销售大增。这届网友终于意识到锻炼的重要,也开始行动起来了!

Top 10 fastest growing e-commerce product categories

 

不过,在缺少专业教练保护的居家健身,不得不提醒一句:跟瘦下来相比,安全才是首位。不管在家跳操、瑜伽,还是跑步、划船,又或者是举重、TRX……安全肯定是最重要,可别还没瘦下来就先把自己给废了。

 

对居家健身新手来说,有几个办法可以尽量避免安全隐患:

从低强度的健身运动起步,根据能力逐渐提升强度。如果你每天就是沙发土豆刷手机的,那就可以先离开床或者沙发,在房间里多走动走动,打扫卫生干点家务,做做俯卧撑,打打太极拳之类,渐渐适应后再加大运动量。可别一上来就Insanity猛跳,或者跳绳几千个,除非你有很好的运动基础。

量力而行,避免追求大重量或者高强度,遇到不适立即停止。网上前几天就有这么一帖血的教训:因为跳健身操,我韧带断了,花了4w做手术。即便是瑜伽这类相对舒缓的运动,也要量力而行。如果感到头晕、恶心或者任何身体不适,马上停下来休息,不要硬撑。

选择经过第三方机构安全及功能方面检测和认证的健身器材,确保使用的设备符合相关安全法规、运动科学和医疗安全的要求。事实上,跑步机、健身车、划船器、踏步机、椭圆机、力量训练器、瑜伽球、健身蹦床、哑铃、杠铃等等这些常用的家庭健身器材,在国际上或是北美、欧洲等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同的测试标准。像Decathlon,Nautilus,Johnson Health,Sole, Xterra,Tunturi,Dyaco等等这些运动品牌,都在接受国际知名的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TÜV莱茵的产品安全及适用性测试。记住下面这几个标识,选购健身器材就能多一道安全保障。

做到了这三点,即便是居家健身新手,基本上也能将运动伤害降到最低。

那么,问题来了(这可能会是个扎心的问题):疫情居家期间,你“月半”了吗?

留言分享“居家瘦身小妙招”,有机会赠送运动健身器材结构安全评估报告,先到先得,数量有限!